福建师范大学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由原旅游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于2022年7月1日正式组建成立。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是一个崭新而又富有深厚底蕴的学院。作为前身院之一的原旅游学院,其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93年开办旅游专业;1998年5月成立旅游系和旅游研究所;2004年成立旅游学院;2010年挂牌福建海峡旅游学院。作为前身院之一的原公共管理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955年开办的政治教育专业和1960年成立的政治教育系;历经政治教育系、经济法律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等阶段。
教师队伍中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学术新人奖获得者、福建省特殊支持“双百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者、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省新长征突击手、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人选、福建省高校学科(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海外访学项目获得者、福建省出国留学奖学金资助项目获得者等,且大多中青年教师拥有985高校博士学位或到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海外高校留学、访学或进修的教育经历。
学院实力雄厚,现已发展为福建师范大学政治发展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福建省高原学科依托的研究中心)、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中心、海峡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福建省首个旅游学科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福建省文化和旅游研究联盟、福建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智慧文旅产业学院(省级首批现代产业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旅游规划设计中心(国家旅游规划乙级资质机构)、马克思主义与福建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和社会服务平台,是福建省高校文旅经济学科联盟、福建省政产学研用金联盟牵头单位。
与福建博物院共建博物馆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主办“共同富裕与福建共享发展型政府建设”论坛
举办“文旅深度融合与资源创新利用”专题论坛
举办海洋旅游高质量发展创新学术会议
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省部级项目70余项,地方政府、企业委托课题近100项,近五年科研总经费3000多万元。共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并在《光明日报》《新华文摘》《政治学研究》《旅游学刊》《中国行政管理》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研究成果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5项,二、三等奖1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采纳使用并授予优秀科研成果奖的项目达50余项。《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社会调查与统计》《城市经济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获省一流课程建设项目;文旅人才培养模式获2022年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院教学科研能力赢得了广泛认可和赞誉。
张廷君教授获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新文科正高组二等奖
开设“智慧文旅与乡村振兴”微专业
学生在第8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中获得佳绩
“映山红”实践队获评福建省大学生寒假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实践团队
学院建设有各类教学实践基地50余个,努力打造“有行业影响、重实践教学”的产教融合育人平台。学院同台湾世新大学、铭传大学建立合作办学机制,开展旅游管理等专业“3+1”、“4+0”闽台合作办学模式,是福建省首批形成建制赴台修学一年的高校。学院还与海内外高校建立密切合作关系,选送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赴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著名高校进修并开展合作研究。
台湾世新大学校长陈清河一行莅校交流座谈
与台湾高校联合举办毕业设计作品展
依托学院下设的福建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福建师范大学政治发展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海峡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和马克思主义与福建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四个研究机构,以及社会服务发展中心、规划设计中心两个教学机构,学院打造了扎根八闽,面向全国的社会服务与实践平台。近三年来,完成了《永泰全域旅游总体规划》《闽清全域旅游总体规划》《石狮宝盖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规划》《晋江紫帽山旅游度假区创建辅导》《泉州古城文化生态旅游度假区创建规划》《德化曾坂民宿旅游度假村发展规划》《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坛片区磹角底村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等项目,获国家领导批示2项,科研总经费近3000万元。
“数字政府与公共服务治理”创新团队参加福建省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课题研讨会
近两年本科毕业生升学率为53.23%、28.80%,不少学生考入或保送至中山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湖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众多优质学校攻读硕士学位。另有不少学生申请至香港理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东京国际文化学院、日本广岛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等国(境)外学校继续深造。
公共管理类:0591-22921883
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0591-22923259
学院微信公众号